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对长城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强首府”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提升城市文化能级”的工作要求,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呼和浩特地区黄河和长城文化座谈会”于2023年7月15日至7月16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巴图主持座谈会开幕式
本次座谈会会期2天:7月15日全天赴清水河县参观考察黄河几字弯及长城遗址、老牛坡红色教育基地;7月16日上午参观清水河博物馆与非遗品鉴馆,下午在内蒙古乌澜大酒店举行“呼和浩特地区黄河和长城文化座谈会”,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王惠慜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座谈会研讨分长城篇、黄河篇,长城座谈会由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担任学术主持;黄河座谈会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康建国担任学术主持,邀请自治区及我市14名相关专家,共同研究探讨传承弘扬长城文化精神,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进一步提炼我市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王惠慜致辞
座谈会气氛活跃而热烈,专家学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传承弘扬长城、黄河文化,实现理首府文脉、树青城精神。现场有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董耀会对文化品质与旅游融合发展关系探讨、有蒙古文物学会王大方先生关于长城修筑技术的学术研究、还有段建珺老师以和林格尔剪纸为例—讲好黄河古事开启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性抢救的探究等等,专家学者的交流内容主旨明确、各有所长,都是多年研究积累的宝贵成果。
市文旅广电局局长王惠慜、二级巡视员张继龙为与会的长城、黄河领域研究专家代表颁发文旅智库专家聘书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董耀会发言
中国剪纸(和林格尔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发言
作为长城与黄河握手之地的呼和浩特,长城、黄河资源丰富。通过举办此次座谈会,深入研究长城历史价值、精神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赓续历史文脉,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让文化更好玩,让旅游更有文化。
文/张晓桐
图/史慧荣
初审/冯建亭
复审/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