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由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青城文艺沙龙第三期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院团剧目需求与编剧创作方向的融合”为主题,汇聚文旅投文艺院团专家及我院编剧,通过深度对话破解创演协同难题,为本土戏剧创新性发展提供新思路。
聚焦核心议题:破解创演协同“两张皮”难题
本次活动特邀文旅投文艺院团专家团队:二级演员、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艺术总监、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恒,二级演员、编剧、艺委会成员银国相,二级演奏员、作曲、艺委会成员张亮,三级导演、市场运营、宣传部部长、艺委会成员王耀田参加活动。活动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自治区“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旨在解决个体自由创作与院团主题需求脱节、创演合作效率低下等痛点。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巴图在开场发言中指出:“舞台艺术创作需厚植历史底蕴,深挖本土文脉,只有编剧与院团双向奔赴,才能打造出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
院团需求解析:文旅投文艺院团代表从市场角度剖析当前剧目需求特点
与会专家强调本土戏剧创作演出要聚焦“主题性、地域性、时代性”三大核心要素,并指出“剧本孵化周期长、创作与演出资源匹配不足”是主要挑战。与会编剧们结合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平衡艺术性与现实性,提出“采风+数据调研”的题材挖掘方法,以及“模块化创作”以适应院团灵活需求。围绕“创演协同路径”,双方就“前期介入机制”“版权分成模式”“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展开激烈讨论,形成“定期联席会”“创作需求白皮书”等可行性建议。
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沙龙“直面行业痛点,解决方案务实”。活动内容将通过公众号、行业媒体等多渠道传播,后续将整理发言摘登成册,供从业者参考。正如主持词所言:“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我们期待孵化更多彰显北疆文化特色的精品,为自治区文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青城文艺沙龙(第三期)
交流发言摘登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北疆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呼和浩特首府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深度剖析文化特色与文旅发展的关键问题,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精心策划并举办了“文艺沙龙”系列活动。该活动聚焦本土文艺事业的现状与动态、非遗文化的活化利用、在地文化的创新性表达等视角,旨在搭建学术交流、研讨平台,推动“文化 + 旅游 + 艺术”多维度的深度对话,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创新活力。
2025年8月8日,文艺沙龙成功举办了第三期活动,深入探讨了院团剧目需求与编剧创作方向的融合,本次活动邀请了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艺术总监、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恒;二级演员/编剧、艺委会成员银国相;二级演奏员/作曲、艺委会成员张亮;三级导演、市场运营与宣传部部长,艺委会成员王耀田。本文按发言顺序对各位老师的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艺术总监、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张 恒
我觉得文研院举办“文艺沙龙”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希望我们两个单位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和平台,大家相互交流探讨。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现代戏、传统戏、小戏等,今年也在做二人台文旅演绎实景剧,做旅游剧考虑相对较多,如剧目的时长游客是否能接受,剧本能否在舞台上立起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前期没有经历过。我们希望可以积极与年轻编剧沟通,倾听年轻编剧的想法和思路,共同进行探索,为二人台后续的发展注入年轻的活力。
二级演员/编剧、艺委会成员 银国相
很高兴和文研究院的各位编剧们进行交流,我个人认为编剧创作的作品需要立足于舞台的需求,大家有空可以多去看看二人台,多了解二人台背后的文化,剧本中每个角色都是在舞台呈现的,这就要求大家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舞台需求。青年编剧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勤于思考和下笔,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思路。
三级导演、市场运营与宣传部部长,艺委会成员 王耀田
编剧在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二人台的文化,要学习已经成熟的本子,戏剧与戏曲存在一定差异,是有区分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需要学习。同时建立与演员之间沟通,可以考虑根据演员的形象进行限定创作,比如演员本身的表演风格和唱腔、语言习惯等,在选题的时候,就进行思索。未来咱们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平台,也能探索合作的机会。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将持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邀请更多专家学者参与“文艺沙龙”活动,不断开展富有深度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共同探索破解文旅产业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法,力求持续推动文旅事业迈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为首府文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字/张蕙馨、赵宇(发言摘登整理)
编辑/安 妮
初审/张蕙馨
复审/冯建亭
终审/巴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