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12日,呼市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在托克托县文化馆程永乐馆长的支持与配合下,对托克托县非遗项目与传承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普查,此次普查涉及第一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双枪秧歌、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锣鼓艺术(寿阳鼓)、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托克托面塑3项以及自治区级传承人韩有占、双墙秧歌传承人李英、朱贵儿、托克托县文化工作者杨诚等10余人,实地普查了黑水泉村、前双墙村、双墙村、东胜卫遗址等地,得到照片资料500余张、视频资料124余分钟、音频资料1000余分钟。
图为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在韩有占家普查寿阳鼓情况
探访托克托县黑水泉村,对托县寿阳鼓进行非遗普查,采访自治区级传承人韩有占,终于弄清楚寿阳鼓的传播情况、传承情况和寿阳鼓涵盖的各种打法和顺序,纠正了之前文本中的部分错误。
图为卧病在床的双墙秧歌自治区级传承人李英
托克托县双河镇双墙村,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双墙秧歌进行普查,通过调研了解了双墙秧歌的前世今生,目前会双墙秧歌的只有三十余人,部分文场、武场的节目因为人数不足面临失传,以家族传承为主、传承人年龄偏大、思想保守,学艺的年轻人少,使双墙秧歌更为濒危。李英老人卧病在床,八十岁的朱贵儿老人为我们演示了武场中的七节鞭,家族中未有全面传承的中青代传人,面临此等情况令人心情更为复杂。
普查人员又来到托克托县云中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参观了民俗馆与面塑馆,听取了现场工作人员的解说。在程馆长的联系下,现场观摩了面塑传承人捏面塑。
通过此次普查,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掌握了托克托县非遗项目存续与传承的基本情况,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虽然开展做了大量工作,但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存在大量项目传承人年龄偏大甚至高龄的现状,他们的技艺很多都是仅自己会,亟待需要依靠非遗工作人员主动担负起保护责任,有计划开展对濒危项目进行项目资料记录保存,出版相关项目视频及书籍资料等工作,最大化避免濒危项目出现“人亡艺绝”的情况发生。
图为普查人员参观面塑馆
托克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目前已获得自治区级项目6个、市级项目1个,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挖掘潜力依旧很大,需要我们下辛苦、花力气深入乡间村巷,走访艺人群众,摸清当地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现状,开展发现新的非遗项目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聘请专家指导非遗项目普查工作,深入挖掘价值高的非遗项目,使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进入市级、自治区级项目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