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保护项目 - 自治区级

八角鼓

发布时间:2014-05-22 浏览次数:5994次数 字体大小【 【关闭本页】

    八角鼓戏是满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八角鼓因鼓身呈八角而得名,原:为满族自歌自舞时用之击节的乐器。盛行于清朝中期

清乾隆四年(1739),清政府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东北隅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新城),为御外防边的军事重镇。驻屯在绥远城的满族八旗官兵,暇时常一起演唱八角鼓,随之传人呼和浩特。当时,将日常生活、奇闻逸事等都汇唱进去,甚受欢迎。

    至民国年间,绥远城满族后裔编词演唱,以为自娱。“七七”事变后。日军入侵绥远城,八角鼓演唱活动渐衰。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经我区老艺人将八角鼓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1955年,《对菱花》参加全区首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观摩演出大I会,获演出奖和演员奖。1957年,在庆祝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文艺作品评奖中获三等奖。

八角鼓

    

    “文革”期间被迫停止活动,业余剧团解散。

近些年,又有所恢复,:新整理出了一些传统段子和八角鼓清唱等。

八角鼓的唱腔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多种唱腔、多重曲牌和乐器组成的联奏联唱,有场次、布景、完整的故事人物和情节内容,演员化妆、穿服装表演,呼市地区的八角鼓戏属于这类演唱,类型。

    一类是由几个或多个牌子曲多曲联在一起的唱段,没有角色分别,不同化妆的演员只有一人,唱腔一般分为高腔、慢腔、低腔、和腔、托腔、衬腔、闷腔和空腔等,八角鼓的弹奏法有七种:摇、碰、弹、挫、掐、拍、舞。

八角鼓是八角鼓戏的乐器,也是道具。由八块木头镶组而成,象征满族的“八旗”,上面有二十个小钗,代表二十个旗,另一面下边挂系着一对苏穗轴子,代表八旗中的左右两翼。

    相关配器:三弦、月琴、琵琶、四胡、二胡、低胡、苏琴、笙、苏笛、锣、四块瓦等。

    八角鼓作为一种戏曲形式,是满族群众十分重要的精神生活养料,而且是满族历史文化的特殊传承载体。包容了极其丰富的民俗生活,反映了满族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八角鼓戏曲曲调悠扬、婉转,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性,是我国曲艺百花园中的奇葩。发掘和整理八角鼓这一戏曲形式,对于研究我国的民族文艺事业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查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