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欢度国庆,云游非遗”—青城非遗线上展(四)

发布时间:2023-10-01 浏览次数:341次数 字体大小【 【关闭本页】


呼和浩特查玛


  查玛是藏语音译,蒙语又译为“恰木”,民间俗称“跳鬼”。呼和浩特查玛,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随寺庙祭祀仪式举行。祭祀仪式分为诵经、晾佛、送巴令、跳查玛四大部分,其中,跳查玛是整个祭祀仪式中内容最丰富、用时最长、最引人注目的一项仪式。

图片1.png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具有4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图片2.png

  明中叶,蒙古族首领俺答汗皈依佛教,明万历六年(1579年),漠南最早的藏传佛教寺庙在呼和浩特建成,时称“弘慈寺”又称“大召无量寺”,清康熙年间,大召寺被定为康熙皇帝的家庙后,惠及佛寺,香火鼎盛,查玛的规模和水平均在漠南蒙古各寺之上。明中叶至清早期,藏传佛教迅速发展,并逐渐“蒙古化”,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宗教形式。藏传佛教对蒙古族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与藏传佛教联系在一起的查玛艺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查玛在其流传过程中,逐步渗入世俗内容,流传极为广泛,深受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喜爱。

图片3.jpg

  查玛经过四百余年在大漠草原上的传播、演变、发展,在保留了藏传佛教基本教义、思想的同时,融入了蒙古族的思想、情感。包容了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别是舞蹈艺术,具有蒙古族艺术“活化石”之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深入,随着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成功,其意义与价值将日益凸显。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和谐相处,查玛成为沟通蒙、藏、汉艺术联系的重要纽带,其意义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满族婚礼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绥远城建成以后,八旗官兵来此驻防,家属随后移入,满族婚礼随后传入绥远城。经过260多年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呼和浩特地区的满族婚礼仪式程序。随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满族婚俗也融合了其他民族的一些风俗,形成了具有呼和浩特地方特点的满族婚礼。佟氏家族最具代表性。

图片4.jpg

  满族婚礼的结婚仪式为2天,第一天娘家送嫁装,给洞房挂门帘,午夜要亮轿,五更娶亲,新郎是蒙族的要缠腰带,女方要准备一桌迎亲席宴,男方要准备谢妆喜席(成双成对的菜肴)留给女方娘家,启时母女泣别,新娘的父母要给新娘送离娘饽饽、离娘肉(送亲的人“姨不娶、姑不送、姐姐一送要了命)。

图片5.png

  花桥到婆家门前大门紧闭要圈性(要刹新娘的锐气)送亲太太叫门三声、迎亲太太左手拿金、右手拿银,助手拿镜子照轿。新郎从天地桌上取出弓箭向轿的上方虚射三箭(女真人抢亲的遗俗),铺黄道布,新娘换婆家的鞋,新娘在迎亲太太和送亲太太的搀扶下,踩红毡(胡吉言加夫),:大拿(司仪)开始唱喜歌,跨马鞍(恩格木)过火盆(费勒库)以图婚后平平安安、日子红火。

图片6.png

  一双新人在天地桌前拜北斗(奶胡)新娘在喜灯的引导下步入洞房,新郎用秤杆挑去头上的盖头,新娘坐在被子褥上“坐帐”(坐福)正当午时“木昆达”(旗长)主持婚礼,高唱“阿桑本毕”歌,手拿哈密瓜马刀(神刀),一边切肉拋向空中,再拿一盅酒倒入地上,高呼马尼哈阿布卡那(谢天谢地),新人三拜大礼后,步入宴席。

  当晚新人入洞房,同饮交杯酒,吃子孙饽饽,吃长寿面(内有一对荷包蛋),第二天夫妻回门,当天必须回来,第三天新娘在长嫂的带领下,拜见公婆和全家人(称“认大小”)。第七天新娘在长嫂的带领,下祭坟祖。

  新城满族婚俗已濒临失传,只在少数新城满族中保留。



 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