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保护项目 - 自治区级

炕围画

发布时间:2014-05-22 浏览次数:18117次数 字体大小【 【关闭本页】



炕围画,主要分布于呼和浩特地区,黄河流域、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包头、乌兰察布市的城镇、乡村,山西、河北坝上(张家口一带)、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炕围画,是一种在炕围墙(框)上作画的民间绘画艺术,也称墙围画。据传炕围画起源于宋代末期,发展于清朝,兴盛于民国年间。呼和浩特地区的“炕围画艺术”清代末期至二十世纪六、七八十年最为盛行。大部分画炕围的艺人都来自山西、河北两省。他们精湛的炕围画艺术作品遍布于北方地区。
   最初的炕围画只是在条形纸上,用两种色彩绘制图画,张贴在炕的周围,并涂上一层保护层,后来随着实用美术的发展以及民俗生活的需要,一些民间画工把用于宫廷、殿阁、庙宇、楼台的装修彩绘技艺,移植到室内装饰上,逐渐形成了炕围画艺术。炕围画类似古代的壁画。农家人每当建盖新房,在砌好大炕之后,请来画匠在炕面以上约80厘米的墙壁上绘制图画。炕围画内容广泛,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早期多为描绘《三娘教子》、《二十四贤孝图》、《松竹兰梅》、《鹿鹤同松》等宣扬贤孝、明世礼教等内容。后来发展到了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西厢记》等,同时还有一些流传当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亭台楼榭、围栏碧池、大胖娃娃等。家中长辈屋里的炕围画多是松竹、兰梅、古装戏剧人物、常见花卉等。从工料讲究上,炕围画,可分高、中、低三等,俗语称细炕围、二细炕围、蜡花炕围、灶围、柜围等。古人将炕围画作为一种绘画鉴赏,同时用来教育子孙后代学贤行孝,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炕围画也在一代代传人中得到不断继承发展,炕围画的内容、构图也日渐更新,加之人们对炕围画民间艺术的认同与追求,其社会辐射面逐步扩大至普通百姓家。民间画匠把取材于民间故事、地方戏剧、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等内容的彩绘画融入到炕围画中。
   炕围画艺术,可着笔表现的空间虽然十分有限,但画匠们还是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描绘着一幅幅形神风貌、性情特征各不相同的画面。像古朴多姿、憨态可亲、形象生动、情节逼真的古今人物;方圆参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风光精致;动感强烈、色彩鲜艳、神态各异、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