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面塑技艺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追根溯源,相传在尧舜时代,北方地处黄河流域的地区常因黄河决口,天灾人祸不断。当时人们为避灾祸,求平安,常捕杀猎物,敬天地求神灵,后来为了节约,便用面粉调和后捏成猪、羊等代替活物,即所谓“花供”,就是早期的面塑。
青城面塑技艺以清咸丰二年为标志,历经150余年逐渐步入成熟阶段。旧社会青城的街头巷尾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当时,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是由于面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祭神祀祖、寿辰满月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制作的作品从童男童女、面娃娃、面鱼逐渐发展到戏曲人物、神话故事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内容越来越丰富,技艺也越来越精湛,艺术性越来越高。如今,青城的面塑艺术在以谢彩军为代表的新一代面塑艺术家的发展完善下,逐渐成为一种百姓普遍欢迎的民间艺术品。
面塑从制作方法上分为生面塑和熟面塑。生面塑的制作过程有如下步骤:首先是和面,配方有面粉、糯米粉、淀粉、蜂蜜、盐、防腐剂和水调开,和到软硬适度,达到面光、手光、盆光,即“三光”的效果。在和面的同时,加入不同色彩的油画颜料或国画色、水彩、水粉色也可,制成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借助于塑刀、压板、剪刀、梳子等工具,配合用手搓、团、捏、揉等工序制成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塑像。熟面塑的制作步骤,首先也要和面,熟面塑的和面方法与蒸馒头相似,要兑碱,放面粉,发酵好以后揉匀,然后借助上述工具做好雏形,主要以面花圈、面娃娃、面鱼鱼为主,然后上笼蒸熟。出锅后,用分别蘸有红、绿两色的毛笔点彩,点彩犹如画龙点睛,冒着热气暄腾腾的面花真是呼之欲出,惹人喜爱,还可食用。
青城面塑艺术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由于受到现代文明形式的多元化冲击,现面临传承乏人,技艺濒临失传的困境。
清水河踢鼓子秧歌
“清水河踢鼓子秧歌”现分布在清水河县长城沿线一带村庄。流行于山西省朔州、忻州两市和陕西省的榆林地区,秧歌队伍雄壮,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凡,是一种特有的、传统的、便于操作的群众文化表演形式,深受百姓的观赏和喜爱。
“清水河踢鼓子秧歌”是清水河县土生土长并以其诞生地命名的民间舞蹈节目。这里沟壑纵横交错,交通道路崎岖难行,山大沟深、信息闭塞,环境恶劣,文化匮乏,辛勤劳作的广大农民群众一年四季也未有丰富的文娱节目来活跃文化生活,只有靠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的、干打硬唱的踢鼓子秧歌。每年正月初一至二月二以前在当地周边地区活跃演出,是当地趣味性浓,娱乐性强,观赏性高的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清水河踢鼓子秧歌”表演形式有“过街”演出和“大场子” “小场子”演出。踢鼓子的主要阵式有《五雷阵》《梅花阵》《单偷营》《双偷营》《天地牌》《跳四门》《温场》《拉山子》《八角楼》《花劈四门》《破五关》《引魂阵》等10多个节目。
“清水河踢鼓子秧歌”的打场子演出节目都是有一定的戏剧情节,并且能够表现、刻画剧中人物的思想内涵和性格特征。剧目取材相传有四个,一是相传梁山好汉剿灭农民义军方腊部后,接受朝延正式诏安;二是相传为《水浒》中三打祝家庄时梁山好汉进庄侦察时的扮相;三是传说来自《忠义水浒传》中三打大名府的故事;四是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某地农民在秋收之后,举办“酬酒庙会”,唱“谢茬戏”,当地有一位义士邀约各路男女英雄豪杰,除暴安良。吸取了戏剧中文唱武打等表演艺术,这是踢鼓子秧歌与一般民间文艺节目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也是历代清水河县踢鼓子秧歌艺人对传统民间社火独辟蹊径的艺术创新。
清水河县踢鼓子秧歌节目内容新颖,唱词朴实流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传统的特色。
清水河县踢鼓子秧歌是清水河县山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既体现出浓郁的山乡气息,又承载着长城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清水河县历代华夏儿女延续的艺术写照,也是长城沿线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的真实反映,对研究长城黄河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