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皮画
皮革是游牧民族随时可取的天然材质,因其结实耐用、方便携带和运输而被广泛用于生活当中,如服饰、靴帽、皮囊、皮褡裢、马具、箭囊以及地图和书信等都以皮革而制。为了美观,先人们又刻上花纹和图案作为装饰,之后就逐渐升华至艺术功能。
蒙古族皮画最早可追溯到十三世纪,现今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黑、吉、辽、新、青、肃北等省地,还有蒙古国、布利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蒙古族皮画——土默特皮画又以其特异的创作风格和制作技艺独树一帜。
土默特皮画是利用牛、羊皮革做“画纸”,采用烙印、雕刻、浮雕、平面绘画等技法,使其造型具有层次感强和不褪色等特点。此外土默特皮画还汲取了壁画、彩绘、装饰画等美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发展至今,一件土默特皮画作品需经过6大工艺,65道工序完成,其中包括火烙、皮雕、刀刻、起鼓、模具雕刻等工艺。皮画采用特殊的描绘、着色、层染、抛光、定形等一系列手工技艺才能完成。制作皮画需要毛笔、铁笔、剪刀、刻刀、削边刀等300多种工具,以及各色皮革颜料、皮线、黏胶液、背板、造型木条等20多种材料。
土默特皮画的传承已历经九代,据族谱记载,第一代传承人达尔架“性温,喜唱擅画”,常年游牧于土默特地区。至第七代传人银锁已在土默特地区很有名气,第八代传人增瑞·扎木苏得到的了父亲的真传,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继续皮画的加工和制作。在祖父辈的影响下,第九代传承人云成义的技艺更加的娴熟, 作品逐渐涉及人物、动物、草原风光、蒙古族妇女头饰、浮雕花瓶、唐卡、皮壶、画卷等10大类,400多个品种,形成独有的工艺特色和门类样式,并建立了土默特皮画传习所,先后收徒达40多人。
土默特皮画是游牧文明的缩影,以其多元的文化特征和自成体系的技艺风格,延续着千百年来蒙古族古老的文化血脉,被学界视为蒙古族文明史上的活化石。它的文化和技艺价值兼容并蓄、不可估量。其文化价值,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较高的文明程度和艺术天赋,它已成为蒙古民族最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其技艺价值体现在纯手工制作,每道工序的精细程度是难以用机器所替代。其特殊的材质、技法和所蕴含的蒙古文化孕育了它无限的市场空间。
土默特祭敖包
“祭敖包”是从蒙古先民的“祭天”活动转化而来的。意在承先人之传统,拜谒长生天,崇奉山川神祇,祈愿草原平安,人畜兴旺。他们在草原上游牧,依赖自然,顺应自然,更敬畏自然。于是,在对大自然的敬畏中,开始了敖包的祭祀。敖包有盟、旗、苏木敖包,也有部落、氏族,家族敖包,每一个敖包都有固定的祭祀日期。
土默特地区的敖包多用石块堆垒,多筑于高阜处,其上多悬挂风旗、哈达和彩带,一般由主敖包和围绕在周围的12个较小敖包组成,所以也称作十三敖包。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形成了以氏族、部落祭祀敖包的习俗,祭祀一般在农历五月中旬举行。届时,各处牧民携带香楮、羊背子、奶食、烧酒等祭品,云集敖包前,如同过节一样。祭敖包同那达慕一样,是草原上盛大的交际交流活动。每当祭毕,大家分享食品祭物,饮酒唱歌,谈古论今,尽欢而散。散时,每人分一份熟羊肉,带给家人,意思是分享福胙。
土默特祭祀敖包的仪式很隆重:在主祭主持下,陪祭诸人分别点然祭坛上的香和柏叶,熏坛清洁敖包,手持点燃的柱香,按顺时针顺序转敖包三周,并口诵:阿荣!阿荣!
向敖包献上哈达和祭品,再由众喇嘛吹响法号诵经,焚香致礼。
参加祭祀仪式的人们要往敖包上添加石头,并把祭品摆放在敖包的祭祀台上。众人们面向主祭,跪在敖包前,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
敖包上许多装饰都有深刻含意。干树枝代表森林,蒙古人不忘自己从森林走向草原,是森林养育自己。旗帜上印有天马“黑毛瑞”,是寄托祖先灵魂与天马同行的象征。旗帆上印有野兽和飞鸟,预示人与野生动物(郝林马拉)和谐互惠。也有的在敖包绳线上吊挂小铃铛,祈盼风调雨顺。成吉思汗逝世后,蒙古人又把苏鲁锭战旗立在敖包顶端,告诫人们不忘记成吉思汗的英雄气概,保持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主持人朗读祭词。
招福分。主祭率众手捧奶食品和祭品,顺时针绕敖包三圈。群众祭祀颂词、拜祭敖包并将带来的祭品散向敖包。
分享敖包贺喜格。主祭先从祭敖包的供品中取一份给德高望重的长辈,然后依次发给众人分享敖包的贺喜格——奶食和肉食。
土左旗现存敖包6个:分别是:东沟门赵氏家族敖包、把什荣氏家庭敖包、鸟儿素查干敖包、恰台基敖包。平基村敖包,道试村敖包。
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