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梆子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初与北路梆子一起通称大戏,后亦称山西梆子。建国初期,山西省命名中路梆子名称后,内蒙古也随之改称为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音乐的唱腔体系,剧式结构、板式分类、板眼规律、板式连接等与山西的中路梆子大体相同。但在念白、 等方面却有着自己的特色。
内蒙古的中路梆子语音较为复杂,其舞台音韵是蒲白加山西晋北地区方言,并受到内蒙古西部方言的影响,形成了“阴、阳、上、去、入”五个声调。有些中路梆子演员原来是唱京剧或河北梆子的,受其影响,道白中又糅进了“京味儿”,于是逐渐形成了内蒙古中路梆子舞台语言的晋白、京白和当地方言相混合的独特风格。
呼和浩特地区的中路梆子老生演员在发声、唱腔、吐字等方面表现了高亢激越、粗旷简洁、朴实无华;花脸的声音宽厚、唱腔舒展简洁,即稳健豪爽、又奔放辽阔;生角其演唱风格有的挺拔刚烈、有的柔和抒情;花旦由于受内蒙古风土人情的影响,在发生、唱腔、吐字等方面形成了既高亢激昂,又婉转抒情的艺术特色;青衣是中路梆子中最注重唱功的行当,特别是大段的乱弹,讲究“咬字真,声调美,嘴巧、扣紧”等特点;丑角是真假声结合,用滑音、颤音、八度跳进等手法,形成了呼和浩特地区中路梆子丑角幽默风趣、滑稽诙谐的演唱风格。
中路梆子,有“三大门”即须生、正旦(青衣)、大花脸;“三小门”即小生、小旦、小丑。“三大门”扩展为须生、老生、正旦(青衣)、大花脸、二花脸,“三小门”扩展为小生、武生、花旦、闺门旦、彩旦、刀马旦、老旦、小丑、武丑。
在呼和浩特地区中路梆子上演的传统剧目有:《打金枝》、《秦香莲》、《梵王宫》、《算粮》、《杨门女将》、《三疑计》、《白虎鞭》、《玉棋子》、《七堂会审》、《十五贯》、《将相和》、《双蝴蝶》等。
现代剧目有:《小女婿》、《白毛女》、《刘胡兰》、《焦裕禄》、《红色种子》、《红霞》、《江姐》、《夺印》、《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龙江颂》、《锡尼喇嘛》、《满都海斯琴》等。
改变剧目有:《三娘子》、《嘎达梅林》、《春香传》、《巴林怒火》、《王昭君》等。